打开客服菜单
contact us

手机购彩-用户注册下载app

手机购彩-用户注册注册网|手机购彩-用户注册代理
编辑 :

手机购彩-用户注册

时间 : 2023-09-15 浏览量 : 981

  中新网11月30日电 题:“候鸟老人”在三亚发挥“余热”:要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每到冬季,气候温暖宜人的海南三亚就会迎来众多旅居的“候鸟老人”,他们大多来自北方,康养需求使他们在南北方之间流动养老,在不同季节寻找更舒适的环境生活。康养之余,一些“候鸟老人”在小学开科普讲堂、进社区办书法培训、去乡村做义诊咨询等,利用自身专业优势或工作技能发挥“余热”。

10月30日,罗志平(后排右一)在海南省三亚市三亚湾党群服务中心开展义诊活动。三亚市天涯区委组织部供图

  “因为家里人身体不好,三亚的气候适宜调养,我们从2017年开始就选择来三亚过冬。”陈红利29日受访时说,为了让退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她曾四处寻找三亚举办文艺活动的信息,参加各类文艺比赛,“后来加入三亚市天涯区候鸟人才协会艺术团,大家一起排练歌舞演出,既丰富了本地市民的文化生活,我也重新找到了生活的乐趣。”

  据了解,为了满足“候鸟老人”的精神文化需求,三亚市天涯区于2019年率先成立三亚市天涯区候鸟人才协会,目前已吸纳600余位身怀技艺的“候鸟人才”。三亚市天涯区候鸟人才协会会长罗志平介绍,协会由院士科学家、农业农村、文化教育体育、企业家、医疗、妇女、科技数字化、艺术、志愿者等九部分组成,成员大多是来三亚避寒旅居的“候鸟老人”,大家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擅长的领域参与活动。

10月14日,姜振华(右四)在海南省三亚市回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软笔书法公益课。三亚市天涯区委组织部供图

  “候鸟老人”流动性强,协会的成立为“候鸟老人”们参与活动提供了便利。“协会会提前征求我们的意见列出计划,联络协调活动场地,让书法这种需要长期坚持的活动能够顺利进行。”“候鸟老人”姜振华擅长书法,常参加书画沙龙活动,今年他走进三亚的社区开设软笔书法公益课,二十多名小学生连续两个月坚持每周来上课。他说,看着孩子们的毛笔字写得有模有样,自己心里也成就感满满。

  “我的养老观念就是要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现年86岁的叶健祺退休前是黑龙江大学的物理学教授,2011年起开始了他在三亚的候鸟旅居生活,并先后担任三亚市异地养老老年人协会副理事长、三亚市天涯区候鸟人才协会副会长。除了组织更多“候鸟人才”聚集起来,叶健祺还在多个社区开展科普活动,在学校开设科学课程。据统计,近4年,叶健祺共开展了65场活动,完成近700个课时的教学工作。

8月8日, 叶健祺(左一)在海南省三亚市三亚湾党群服务中心开展“科学爷爷”小课堂。三亚市天涯区委组织部供图

  谈起接下来的计划,罗志平兴致勃勃,她说,协会已经在为接下来的元旦节和春节做准备,将在三亚湾搭起文化大舞台,每两周为市民带来一场文艺演出;在三亚市五个村庄开展剧场演出,丰富农民们的文化生活;同时,号召企业家们前往孤儿院、养老院、特困学校慰问捐款,并购置轮椅等物资。(完)

手机购彩-用户注册注册网

  海峡两岸散落着众多文化名家的故居、墓园、纪念馆等,承载着两岸许多共同记忆。“东西问”今起推出“两岸‘名’迹”特别策划,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当下,通过寻访两岸文化名人踪迹、讲述学者大家故事,以期共同追溯文脉传承,共促文化发展。敬请垂注。

  中新社西安11月30日电 题:寻访两岸名人于右任陕西三原故居

手机购彩-用户注册注册网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已故两岸名人于右任晚年绝笔言之殷殷,哀传两岸。数十年来,这份牵动着世人心绪的乡愁,就浓缩在陕西三原斗口巷的一座庭院中。

于右任故居入口。杨英琦 摄

  近日,中新社记者走进陕西省三原县于右任故居,寻访这份沉重乡愁的源头。

  巷子中别无修饰的小门,门头上盛开着繁茂的凌霄花,一墙之隔的校园里传来喧闹声……要不是村民提醒,站在于右任故居门前竟不能一眼发现入口。

手机购彩-用户注册注册网

  穿过一小段狭窄通道,伫立着于右任雕像的小院出现在眼前。一色古朴的青色砖瓦中,房檐上、墙缝间、院子前后昂然生长的绿植证实了这座民居虽然老旧,却仍有不可磨灭的生命力。

故居内于右任雕像。杨英琦 摄

  此间故居是于右任16岁时其父用多年积蓄所购置,为了于右任“放声读书较自由也”。原占地约两千平方米,但目前仅恢复了约七百平方米的两个小院。

  “堂后枯槐更着花,堂前风静树阴斜。三间老屋今犹昔,愧对流亡说破家。这是我前年归省三原西关斗口巷老屋的诗。”在《我的青年时期》自述开篇,于右任温情回忆:“当我回去的时候,我那破旧的宅子里,留下的几间老屋,看去都像亲人一般,这是何等可以感慨的事。”

故居院内一景。杨英琦 摄

  两个小院之一,便是令于右任难以忘怀的“三间老屋一株槐”。不过方寸之地,却难掩时间的痕迹。院中槐树有三人合围之粗,几乎荫蔽整个小院。于右任故居文物管理所所长马昶告诉中新社记者,老槐树距今约有六百多年历史,种在于家购置宅院之前,是槐树同这老屋一起陪伴了于右任的青少年时期。

“三间老屋”与参天古槐。杨英琦 摄

  “据于老先生的侄媳回忆,在于老先生1949年去台湾后,这颗老槐树就不甚茂盛了。”彼时,老槐树虽不茂盛,却顽强地活着。马昶说,1999年于右任故居文物管理所成立时,有一根树干已经枯死,经过加固养护,才得以重焕生机。“这棵老槐树好像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陪我一同守护着关中于氏的百年兴衰。”

  如今,“三间老屋”重现了于右任青年时期卧室与书房的摆设。步入屋内,土炕、衣柜、椅子、书桌一览无余,别无他物。一如其在台湾过世后留下的遗产,仅“日记、信札与若干账单”。从早慧中举的“西北奇才”到一字千金的“千古草圣”,从国民军联军驻陕总司令到“监察院长”,于右任跌宕一生,多重境遇转变,清廉却是他不变的底色。

  “清夷天下望,博大圣人心”,于右任秘书胡恒为故居题写的对联悬挂在卧室墙面。在另一间厢房,一支于右任生前使用过的毛笔,也经胡恒辗转送至此地珍藏。

于右任卧室复原场景 。杨英琦 摄

  “这支笔我用的很久了,它应该歇息了。”这是于右任向胡恒赠笔时说的话,胡恒又将这句留言“传”给了远在陕西的于右任故居。当得知三原故居的修复落成,胡恒激动不已,为其题字并捐赠了这支自己珍藏多年的毛笔。或许在他眼中,这支毛笔最终“歇息”在三原,便好似圆了于老先生落叶归根的愿望。

  另一座小院是于右任伯母房太夫人曾居住的厢房,现开设为展厅,用于介绍于右任生平事迹与房伯母卧室复原陈列展示。故居自1999年修建,仅复原了于右任生活摆设和少部分陈列,马昶接任后逐一添置了更多素材,力求通过一方庭院向游人还原于右任的生平成就与生活细节。

房伯母伴读复原场景。杨英琦 摄

  马昶并非陕西人,来到于右任故居工作前甚至不太了解这座老屋的主人。但交口称赞的邻里乡亲、简朴沧桑的一砖一瓦、拓印在庭院侧墙的书法诗文,使他愈加了解和感受到于右任的人格魅力。

于右任书房复原场景。杨英琦 摄

  “十年来,探访故居的人来自天南海北,其中有许多人来自台湾。他们在台湾看过于右任的生活痕迹后,便会想来这里再看看。”马昶说,故居现存面积不大,游客最长驻足在庭院中满墙的书法拓片前。赤诚的诗词、偃仰的笔锋,故居主人的生前风采力透纸笔,跃然“字”上。

手机购彩-用户注册注册网

故居内墙壁上展示的于右任书法作品。杨英琦 摄

  于右任书法造诣极高,卓然成家。其笔墨线条刚柔互济,章法跌宕有致,笔断意连、率性洒脱之感扑面而来,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他曾提出“易识、易写、准确、美丽”的原则,创制“标准草书”,在现代书法界掀起巨浪。“朝临石门铭,暮写二十品。辛苦集为联,夜夜泪湿枕”,于右任将家国忧思凝于笔端,以书法为出口,其中心血,岂止一诗可以概括。

手机购彩-用户注册注册网

  “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纵观于右任的一生,正如此。“三间老屋一古槐,落落乾坤大布衣”——好友柳亚子对于右任的评价,也成为世人共识。

手机购彩-用户注册注册网

  1962年,于右任在日记中写道:“我百年后,愿葬于玉山或阿里山树木多的高处,山要高者,树要大者,可以时时望大陆。”

于右任。陕西省三原县于右任故居供图

手机购彩-用户注册注册网

  1964年,于右任在台湾逝世。依照生前愿望,他被安葬在高山之上,其墓园前门石牌坊上题有“日月其心”四字。从此处远眺,中原河山隐约在望,于右任“时时望大陆”的心愿终于了却。(完)

丹棱县贺兰县爱民区让胡路区葫芦岛市遵义市东川区万柏林区景德镇市洪山区义安区红山区小店区淮南市栖霞区阳信县台江区宝丰县高州市民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