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1月30日电 (记者 李晓喻)正在举行的首届链博会发出了相当清晰明确的声音:加强供应链合作,拒绝“脱钩断链”。
11月28日,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在北京开幕。 记者 贾天勇 摄

“全球化真正的故事是通过供应链来书写的”,联合国贸发会议秘书长格林斯潘说,当前全球化遭遇逆流,地缘政治、区域贸易崛起等一系列因素正在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产生深刻影响。在此情况下,各国需要更坚定地支持多边主义。“我们需要携手并进,而不是单打独斗。”
国际贸易中心执行主任汉密尔顿也称,合作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至关重要。当前形势下,供应链的每个环节都应更具包容性。
在全球供应链合作中,中国是“必选项”。多家参展外企高管表示,基于诸多优势,中国对外企仍然极富吸引力,与中国“脱钩断链”不符合企业利益。
GE医疗中国供应链总经理陈和强称,在市场需求方面,中国是全球第二大医疗器械市场,近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10%;营商环境方面,中国官方提出加大重点领域引进外资力度,鼓励外企在中国创新研发全球领先产品,并明确政府采购领域“中国境内生产”的具体标准,也让跨国公司更有信心深耕中国。
陈和强说,世界离不开开放的中国,中国也离不开开放的世界。作为外企,我们希望有一个更加开放的环境,以实现更高水平的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帝斯曼—芬美意中国总裁周涛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在健康营养领域,中国市场的一大鲜明特点是多层次、多维度,一线城市追求健康管理的需求和相对落后地区追求“吃好”的需求并存。因此,中国市场的巨大发展潜力和空间是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企及的。

此外,中国还有强大的产业集群优势。据官方数据,2022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达27.7%;中国贸促会发布的《2023全球供应链促进报告》称,中国是全球供应链的“世界工厂”,任何产品都能在中国找到合适的供应商、制造商。
安永中国主席、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陈凯说,作为全球经济的“驱动器”,中国对外企发展的优势是“独特的”。超大规模的市场、稳定的基础设施和供应链,持续提升的开放水平,这一系列要素组合起来成为其他国家难以比拟的竞争优势。
根据汇丰银行日前发布的报告,超七成受访外企预计未来三年将加大中国供应链布局,其中四分之一企业预计将“大幅增加”。其中,制造业企业对拓展中国供应链布局尤其积极,约四分之三的企业计划未来三年内增加在华供应链布局。报告称,这些预期凸显出中国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的重要意义。(完)

中新社珠海11月30日电 (记者 邓媛雯)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下称“合作区”)首家全澳资药店——广东横琴珍禧品药业有限公司30日正式开业。该店两名澳门员工获得合作区商事服务局颁发的首批澳门药学技术人员备案证明,即日起可在合作区药店上岗提供药学服务。

11月30日,首批两名澳门药学技术人员(左1和右1)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药店正式执业。刘心宇 摄
本次领取备案证明的澳门药剂师陈子俊表示,备案流程非常便捷,只要登录合作区药品安全社会共治系统网站,线上进行岗前培训、考核、备案申请等,就能在澳门足不出户完成全部申请流程。
合作区商事服务局副局长邱润华表示,截至目前,已有43名澳门居民在合作区药品安全社会共治系统注册账号,并进行岗前培训学习,其中2名已完成执业备案程序,取得合作区执业资格。

邱润华称,下一步,合作区商事服务局将持续推动琴澳两地药品安全治理体系规则衔接,更好地满足合作区澳门居民用药需求,便利澳门居民在合作区生活就业,助力建设极具创新活力的健康合作区。(完)